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站内搜索

职工文苑

职工文苑

融汇四海&苍产蝉辫;能济天下

我和婆婆的故事

2021-01-06 责任编辑:管理员

结婚之前,我觉得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所以,订婚当天是我见婆婆的第一面。之前,我申请多次去拜见未来公婆,都被还是男朋友的那个人阻止了。

订婚那天,我一下子懂了他的顾虑。婆婆只有一米四多,很矮小,加上没有上过学,很少出门,显得很怯生,餐桌上也丝毫不知道该怎么招待娘家人。不仅我有些不能接受,回家后我的妈妈也偷偷跟我说:“你们以后能相处得来吗?”

结婚后,我们没有和婆婆住在一起,她把她住的房子重新装修后给我们当了婚房,自己又住回去了不远处的一处平房。虽然那处平房并不算破旧,可相对于重新装修后的“新房”还是略显寒酸的。所以,那两年,我和老公很努力的攒钱,终于,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并在孩子一岁的时候搬进了进去,让婆婆重新住回了她的家。这一点,婆婆对我是夸赞有加,因为我们搬走时,不仅没带走一件家具,更是专门为他们添置了适合老年人生活的部分设施。

相对于婚后分开居住偶尔见面时的客气,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是我和婆婆真正意义上的朝夕相处。婆婆健忘、没有主见等等的不足缺点暴露无遗,她分不清哪个是盐,哪个是碱面,好几次用碱面炒菜,更不要说分清楚哪个是洗发水,哪个是洗衣液之类的了。为了让不识字的婆婆能分得清这些,画功不太好的我,努力用画画的方式使各种物品的分类一目了然,洗衣液贴上衣服图案,洗发水瓶画上一个小辫子,孩子抹脸油上画个宝宝脸.......慢慢地,时间长了,她分得清每个物品的样子,我只需要定期在原瓶内补充上,确保物资充足即可了。

在婆婆终于能合格的当奶奶后,她义不容辞的承担了大部分照顾孩子的重任。能不让我动手的,婆婆都是抢着干,在教育孩子中她更是绝对的尊重儿子、儿媳的意见,严格执行我们的“科学”育儿理念,以至于我开始的那点不如意,终于被她的“敬业”消散殆尽了。后来再和其他同事聊起来“婆媳关系”时,大家都会很羡慕“你怎么有个这么好的婆婆”!是啊,我婆婆心里没有自己,媳妇重要,儿子重要,孙子重要,家里的事重要,孩子们的工作更重要,唯独不考虑自己。于是,我们接过了替她照顾自己的任务,糖尿病人一天叁顿药,逢吃饭必有人提醒,这一点在我儿子2岁时就改由他包办了。包括定期陪着体检,买衣服,采购家里的生活用品,按月给婆婆零花钱,这些原本也都是一个儿媳妇应该做的事,却在我婆婆的宣传下,成为我的“事迹”。

近年来,“让老年人追上智能时代”提法越来越频繁,是因为他们是从贫困中走出来的,没有一丝丝享受生活的意识。婆婆对外界的了解,除了我们回家聊起的新闻,就是电视剧里看来的家长里短。不要是追赶时代了,婆婆已经追赶不上她孙子跳跃的思维了,自己也很沮丧。我和老公商量着,不行,不能让婆婆总这么宅家里,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共同成长。就这样,我们家的“老年学校”培训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说是“老年学校”,其实主要做法就是陪逛街、陪吃饭、陪拉呱、陪旅行。逛街、吃饭一方面是让平时照顾孩子辛苦的爷爷奶奶有放松的时刻,更让他们知道,外界有这么多灯红酒绿,国家已经进入了物资充裕的小康社会,不能总守着还未改革开放的老思想看新问题了。拉呱,更是我的专长了,通过陪拉呱、陪旅行,自然是让没出过远门的婆婆,看看不一样的山河大川,感受不一样的人生百态。

这些年,婆婆先后去过扬州看江南园林,去过北京看故宫天安门,去过上海看城市繁华,去过济南看传说中的省城面貌......从第一次的只管闷头走路,到后来有自己的想法“走,去看看那边是啥。”婆婆慢慢喜欢上了出门玩,丝毫不觉得辛苦,偶尔走累了腿疼,也总是休息片刻就又要参与到我们接下来的行程中了。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青岛的海边。那时,连我儿子也因为去小姨家走亲戚的缘故,看过好几次大海了,只有婆婆一个人,是第一次见海。在大家都欢笑着与海水打成一片时,婆婆良久地站在沙滩上,静静地看着大朵大朵的白云,碧蓝碧蓝的天空,感受阵阵波涛拍打着她的脚面。我问婆婆“这海和你想的一样吗?”婆婆跟我说“那让我怎么想,也想不到,水面还能这么大,天还能这么好看.......”我笑着搂着她的肩膀“妈,你想不到的事多着呢,以后让你孙子带着你看!”

这就是我和婆婆的故事。马上就是我结婚8年的纪念日了,这也就是我8年来,与这位妈妈相处的故事。

金桥煤矿  孟冉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