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我妈喊你回家吃饭啦!”每到傍晚,公园里都会出现一个老头,或是扔飞盘或是玩空竹,那专注劲儿不亚于造原子弹,没错,这老头就是老张,我的父亲。
老张麻利地收拾好东西,背在肩上就往回走,把我远远甩在身后,嘴里却给我叨叨着他今天的训练成果。老张走路向来昂首挺胸、步伐矫健,打小我就没追上过他,这也是我“小尾巴”称号的由来。可今天我发现,老张的背似乎微微驼了,夕阳的余晖穿过他头顶稀疏的头发刺在我的眼睛上,竟然生疼……
在我印象里,老张是无所不能的。
老张家中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因为爷爷重男轻女的思想,老张从小接受了严格的教育,相比之下,另外两个姑姑,爷爷是不怎么管教的。18岁那年,在老张还是小张的时候,爷爷去世了,医院上班的奶奶不懂人情世故,之前很少跟老家亲戚走动,爷爷一走,奶奶只剩下哭。大学还没毕业的小张赶回老家,硬着头皮挨个敲开叔叔大伯们的家门,磕头,报丧,张罗了整个葬礼。从此,小张就变成了老张。
当时奶奶带着叁个孩子,日子自然是不好过的。于是,18岁的老张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撑起了整个家。周末学校放假,老张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妹妹们的功课,没怎么受过爷爷管教的姑姑们,反而被严厉的哥哥教育的越来越好。返校前,老张必定会挑满满一大缸水,蒸两大锅馒头、窝头,他要保证家里一周的口粮。这样紧张的苦日子过了几年,直到老张毕业参加工作、老齐(我的母亲)嫁进来,才有所改善。
对于老齐,老张一直觉得是有所亏欠的,因为当年嫁给他时,家里没一件像样的家具,年轻的老齐还要帮忙照顾他的妹妹们。老张拍着胸脯向老齐保证,等凑够了材料钱,就亲手给老齐打一个沙发。经过两个月的观察、测量、画图、制作,老张还真把沙发给打出来了,可以折迭变成床,在那个年代可是最时髦的款式。再包上老齐亲自用缝纫机踩出来的皮革外套,真真就跟从商场扛回来的一样!但是,大姑要出嫁了,老张看着一脸愁容的奶奶,怯怯地跟老齐商量能不能把沙发作为妹妹的嫁妆。老齐劈头盖脸骂了老张一顿,抱着沙发哭到半夜。第二天,老齐亲自跑去商场扯了二尺红布扎成大红花绑到了沙发上……就这样,新沙发变成了大姑的嫁妆。老张说他欠了老齐一个大大的人情,他欠老齐一辈子。
1986年的冬天,我出生了。据老齐后来向我告状,当时的老张还没适应“爸爸”这个称呼,每次听到别人说孩子爸爸,就会脸红,也不怎么抱我,只会下了班给老齐煲各种汤,然后把尿布洗得跟笼布一样白,要不也不会被奶奶弄错蒸了馒头。那年冬天,老张的手,因为天天泡在冷水里洗尿布,冻得通红,长了冻疮,当时有个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老师捏着粉笔的手,像一根根胡萝卜,但他的板书依然刚劲有力!”
自打我记事起,就崇拜老张。因为老张真的是无所不能啊,老张怎么能那么有才呢?每天清晨,我的闹钟就是老张的笛声或是歌声,小时候我曾一度怀疑教师只是老张的副业,他真实身份其实是个演奏家或是歌唱家。老张会做叫花鸡、会做琉璃馒头,就连西瓜皮都能炒出意想不到的美味,我就猜他是不是当过厨子?我的陀螺、木船、小手枪、小弹弓、小鱼竿……大部分玩具都是老张做的,我又怀疑他其实是个发明家。直到有一天,老张开核桃挤坏了家里的门,被老齐骂完后,一脸严肃地为我表演了徒手碎核桃,我终于坚信——我的爸爸原来是个气功大师!
这样的老张,在别人眼里,完全变了样。有人这样形容他:“年纪轻轻,就入了党。走路背着手,拉着个驴脸,家属院的小孩都怕他。”何止是小孩,家属院的一些老爷们也不愿跟他玩,因为人家打扑克,他看书;人家钓鱼,他研究教案;人家去唱卡拉翱碍,他在办公室给学生辅导。难得一起打个篮球,他还要上纲上线地研究投篮姿势,实在无趣的很。但就是这个无趣的年轻人,后来去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深造,把省级优质课一等奖、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劳动模范各种荣誉统统抱了回来,最后还成了他们的校长。
其实老张并非那么无趣,恰恰相反,他兴趣广的很。老张打得一手好篮球,乒乓球也不错;老张喜欢养花,家里阳台一年四季都被他打理得生机勃勃;老张喜欢研究各种电子产物,经常背着工具包给小区邻居义务修电脑;老张热衷健身,家里各种健身器材摆得老齐直冒火……只是,老张深知,整日吆五喝六地跟朋友喝酒打牌,并非人缘好;贪图享乐,更不叫热爱生活。冰冻叁尺非一日之寒,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才会出类拔萃,才能取得成就。
如今的老张,虽已退休,可依旧忙碌,却也乐在其中。唯独改不了的就是那副抠门、矫情、较真的臭德行。
老张逢节必过,几样拿手小菜,精心拼制的果盘,甚至一串糖葫芦、一个热腾腾的烤地瓜,都会被他郑重地捧到老齐面前作为节日礼物。每当老齐面对礼物嗤之以鼻时,老张就会笑嘻嘻地解释:“生活要有仪式感,但过日子也要节俭,不冲突,不冲突。”
老张带奶奶去医院做理疗。每次,定会提前给奶奶梳洗打扮一番,到了医院门口,把老娘背下车,进医院大厅必定要放奶奶下来,搀扶着进去。老张说:“你奶奶是医院退休的,她不想让以前的同事看到她这副病态,我们得让她体面地进去。孝敬老人不单是丰衣足食,还要多照顾她内心的感受。”
老张帮我照看孩子,带着小女儿在楼下花坛的墙角边种下一粒向日葵种子,定期浇水、照看。孩子没有耐性,种了那么久既不见盛开的花朵也没见能吃的瓜子,愤怒地扬起小铲子要把它铲掉。被老张拦下,呵斥一顿。从此,孩子懂得了珍爱生命,明白了持之以恒的道理。
“姥爷……”小女儿迎面跑来扑进老张怀里。“走!看看我们的向日葵去!”老张托起女儿转了一圈,又举过头顶将女儿放在自己的肩上。看着他们爷俩儿的背影,我恍惚觉得肩上那个小不点就是当年的自己。而那朵小小的向日葵,正抬起它倔强的小脸,此刻,它开在墙角,开在夕阳下,开在天涯……
■阳城煤电 张瑾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