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公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时间概念上讲,“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天之季在于晨”,是强调“第一公里”的重要性。从事情发展进程上讲,“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头都不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都是在强调“第一公里”的重要性。开局重在开头。开局起步,就好比人生成长中的“第一粒纽扣”,两军对垒时的第一场战斗,建筑房屋时的第一块基石。做好这些“第一”,就能增强信心、打好基础、抢占先机。反之,纠正起来就可能付出很大代价,甚至一错再错。我们之所以重视开头,一方面是因为悠悠万事,开头最难;另一方面是因为开头精彩,成功一半。
“最后一公里”的极端重要性,古人圣者都有论述。习近平总书记也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求全党同志“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不会是一片坦途,也不可能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有很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需要我们继续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敢担起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如何走好“第一公里”?1930年5月,毛泽东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着名论断。开展调查研究,走好“第一公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一,要“眼睛向下”。搞调查研究,一定要平等待人,采取同志式、讨论式、商量式的态度,决不要当钦差大臣,决不可摆架子,决不能先入为主、自以为是。第二,要“有的放矢”。反对为调查而调查,反对调查的盲目性。任何调查都要有明确的目的。第叁,要“亲自出马”。无论是宏观调查还是微观调查,重点调查还是全面调查,都不能离开直接调查。直接调查的特点是是直观、准确、反馈及时,因而是最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第四,要“解剖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毛泽东曾经把典型调查生动地比作“解剖麻雀”。典型调查,就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进行调查分析,从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第五,要“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目的在于对整体对象作全局性研究。
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首先,必须用真心。抓落实能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是对管理干部的现实考验。唯有怀着真心、公正的心态,才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将主观意愿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防止和克服片面性、表象性、盲目性、随意性。既要有雷霆万钧的“猛药去疴”,也要有常态长效的“润物无声”,切不能只管“漫天撒种”不管能否“落地生根”。其次,必须有恒心。干工作、抓落实特别是涉及全局性的任务,不是单场的“百米赛”,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接一个的“马拉松”,比拼的不是瞬间的精彩,而是长久的稳健。必须拿出滴水穿石的韧劲,坚定久久为功的恒心,切不可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或者一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就畏缩不前,半途而废。最后,必须下苦功。抓工作落实是个“苦差事”,越是接近尾声越是困难重重,处理起来越是棘手。苦事不用苦心、不下苦功必然会一事无成。对于抓好“最后一公里”工作的落实,必须做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任劳任怨、真抓实干。只有破除消极保守、四平八稳的工作作风,鼓励大胆“闯”“试”,才能愈做愈实、常做常新。
“第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关系,就是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的关系。调查研究是“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第一公里”的目的就是实现“最后一公里”。因此,“第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善始善终,切不可虎头蛇尾。
■义桥煤矿 秦显臣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