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传来一则喜讯,霄云煤矿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在荣誉的背后,是霄云煤矿广大干部职工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践行公司精神文明建设。那么,霄云煤矿为什么能在一众公司脱颖而出,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的称号呢?
衣食住行,铺就暖心服务幸福路
霄云煤矿始终以“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奔”的公司“家文化”为指引,强化党建引领,多措并举,大力开展“为职工办实事”活动,时刻关注、关心职工的身心健康,把职工的“心事”当成“要事”,把职工的“关注点”当成“着力点”,不断优化着职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条件。
“走进深夜食堂,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这酸爽、香辣、过瘾的滋味,能缓解一天的疲劳。”采煤工区职工翟恩猛深有感触地说。
因为煤矿工作的特殊情况,许多岗位都是叁班倒,深夜、凌晨都有员工出井,最大的需求就是吃上热腾腾的饭菜。霄云煤矿高度重视职工的用餐问题,要求食堂深夜营业,让食堂随时有饭菜,方便一线工人随时可以用餐。
霄云煤矿还会根据季节特点和职工口味变化,为职工推出特色“愿望餐”,广泛展开食堂满意度测评活动,认真听取职工反映的意见,并及时反馈,在保证热饭、热菜、热汤的基础上,推出低盐少油、减脂降糖的“健康关爱餐”,全力保障职工“舌尖上的安全”。
“高清的电视画面、优质的音频效果、丰富的节目内容,不仅让让职工住的舒心,还激发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掀起了一阵学习热潮。”后勤职工牛德强笑着说。
为了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打造党史学习新阵地,霄云煤矿在职工宿舍开通了有线在享罢痴平台,让职工切身感受到了公司的发展带来的红利,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化为前进的动力,全心全意助力公司实现全年安全生产的目标。
为了解决职工因绣号不清晰而丢失工作服的问题,霄云煤矿特意集中购买了优质绣号机,充分调动女工“干事”的积极性,不仅把职工的工作服做到及时洗、烘、迭、放,还让广大职工的工作服“锦上添花”。
霄云煤矿“光伏车棚+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绿色能源项目已正常运行,停车场安设了6套双插头智能充电桩,新增停车位150多个,有效缓解了新能源车充电桩少、停车位少、车辆经受暴晒雨淋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职工“幸福指数”。
风雨同舟,地企合作再创新佳绩
霄云煤矿积极推动公司“家文化”理念向社会延伸,依托“万众红心”志愿服务品牌,不断深化与当地政府、周边百姓的交流互动,构建和谐地企关系,提升公司社会形象,培育霄云煤矿品牌价值。
依托集团公司万众红心志愿者服务品牌,全面深化与当地政府交流,曾多次开展敬老院社区义务劳动、“电器先锋”进乡村、“爱心义剪”、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动,献爱心,送温暖,构建和谐地企关系。
与当地镇政府联手共献爱心,多次资助霄云镇吴庄、孙油坊、李白庙等村的贫困儿童及困难党员。已为数十名贫困儿童捐赠了“希望小屋”,为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为困境儿童带去希望与温暖,在让贫困儿童、退伍老党员感受到社会、政府关爱的同时,也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霄云煤矿矿党委得知当地菜农有困难,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商定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最大限度购买菜农的蔬菜,连续多天,帮助金乡县王丕镇菜农解决“2500斤”蔬菜滞销难题。该矿购买的蔬菜,除了分发捐赠外,其余全部运回食堂,经“巧手大厨”摇身一变,一道道“暖心菜”出锅了,此举受到了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思想引领,树立道德文明新风尚
霄云煤矿不断加强道德文明建设,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坚持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来抓,做到了“有规范、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努力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先后建设了党建、安全、区队班组文化连廊,巧用“884”张全家福照片构筑安全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好公司、家庭对职工的思想引领及感召作用。
“130余场次”安全生产、专业技术、矿规矿纪、党务知识专题培训活考试,提升党员、职工业务综合素质;推行《职工思想动态信息卡》,设立单位书记、矿长信箱,组建四个“职工之家微信群”,广泛收集职工意见建议,形成督办机制;成立信访维稳小组;加强民主管理,完善矿务公开建设;发挥文体优势,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助推矿井安全高效、文明和谐发展。
树霄云品牌,筑文明高地。霄云煤矿坚持党建引领公司创新发展的理念不动摇,以“我为职工办实事”为导向,以“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奔”的公司“家文化”为支撑,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用温暖高效、温情有力的举措助推文明之花绽放霄云。
文/图丨王远征 张展驰(霄云煤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