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义桥煤矿全面落实集团公司部署要求,强化经营目标管理、挂图作战考核,以“标准化”引领打基础固长远,公司生产和经营管理由“颜值”向“内涵”全面延伸,实现从“管理”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近日,在二季度集团安全标准化验收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及半年综合考核取得第叁名的好成绩,上半年公司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巧用“一张图”,引领知行合一:让“标准化”入脑入心
“我们从标准化培训着手,充分利用班前会、安全学习日等时段,为职工详细解读最新规定和操作标准,切实保障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运输工区主管技术员张保乾介绍。该矿引导全员树立“标准化是干出来的,不是整出来的”理念,从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入手,坚持“日常宣传+主题宣传+重点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宣传和落实力度。
该矿按照“设计先行、标准引领”的理念,组织编印施工标准图册暨安全生产标准“一张图”,制作成短视频统一宣贯。各单位围绕统一现场施工标准、规范作业行为标准,强化标准化、流程化和规范化施工,真正让职工熟练掌握标准、运用标准,促进标准化工作一步到位,促使标准化理念深入人心,强力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到现场。
大力实施人员素质提升、知识更新、工匠培育“叁大工程”,该矿抓实“四位一体”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管理,通过“过筛式”日常培训、“随机式”现场提问和必知必会人人过关等活动,不断提升标准化学习实效。在生产现场严格执行“静思、提醒、监督”管理工作法,让全员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全力打造安全生产“标准岗”。
强化“一次成巷”,实现核心标准化:让“标准化”落地见效
该矿以“一次成巷、典型引路”为抓手,把控“现场+动态”两条线,强化“亮点工程、精品工程”日常考核,推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整改”模式,每周开展一次工程质量验收,对所有采掘工作面进行量化评比,在调度会进行通报,评选出正反面典型,发挥正面典型带动作用,形成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确保“一次成巷,杜绝返工”工作取得实效。
推行“网格化”包保管理模式,该矿以现场管理为突破口,采取日常检查和月度验收的方式开展动态考核,针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五落实”台账,整改跟踪管控。每季度对各专业标准化从多维度评比考核,评比结果与专业副总、科室负责人工资进行挂钩;将工程质量验收结果按照50%的比例纳入月度标准化综合评比,增加工程质量核心标准化占比,实现标准化从“动态达标”到“动态创优”的转变,积极构建“矿—科室—区队—岗位”四级包保责任体系。
“现在的大巷缆线整齐、巷道干净了,干起活来心里就是舒坦……”谈起标准化建设带来的影响,运输工区职工张庆生高兴地说道。该矿强化安监员、验收员“动尺动线”现场监管,以“开门即精品、完工即达标”为原则,抓实工程质量评估,将现场责任压实到具体岗位,实现从工程开工到竣工的全流程严格管控。加强采煤工作面、掘进迎头“最后100尘”标准化提升力度,制定涵盖物料码放、环境卫生、管线吊挂、设备管理等多个方面“最后100米”现场标准,确保现场动态达标有据可依,构建“外在质量+内在安全”的双维提升机制。
实施“挂图作战”,强化精细化管理:让“目标任务”高效完成
以年度经营目标任务为重点,该矿建立“日落实、周调度、月考核、季评比”工作机制,强化挂图作战阶段性考核,考核结果与责任单位执行力、工作实绩挂钩,推进重点工作、重要任务、重点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聚焦节支增效管理目标,强化多措并举,狠抓经营关键环节,引导广大员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增强“过好紧日子”的思想,通过实施“90余项”降本增效新举措。上半年实现增效921.75万元,节支1223.81万元。
该矿聚焦生产管控、设备周转、能源消耗、外委施工、技术设计等五大领域,深入开展“五反30项”反浪费活动,将精打细算、精益管理、成本管控融入生产经营的全链条、全时段,明确30项反典型浪费问题和现象,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和考核规定,推动全员、全过程、全要素节支增效,从源头上堵住浪费行为。同时,各单位坚决破除“粗放型”思维管控模式,开展“我身边的浪费现象”大讨论活动46场,收集职工金点子建议278条,制止反浪费行为599项,落实罚款79350元。
为降低公司运营成本,该矿在集团率先开展“物资采购、工程造价、成本核算、供应商管理”四维压价管控模式,对重要厂家、供应商进行市场调研和专业谈判,实现超90%的物资压价5%以上,部分物资降幅超10%。压实技术服务、工程招标后二次压价模式。上半年压价26项,减少成本300万余元。同时积极争取政策红利,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设备抵免、充填开采减免资源税等优惠535.62万元,清理“两金”核销应付款,增加营业外收入19.51万元。
文/图丨李立新 刘奉伟 周波(义桥煤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