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国家和市委市政府可持续发展政策,落实集团公司“打造千亿级集团 我来担当我来干”转型升级战略部署任务,阳城煤电在做大做强传统煤电主业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拓创新,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建设加气混凝土板材生产线项目,为发展绿色装配式建材生产基地、延伸加粗“煤-电-汽”产业链条、打造百亿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打破常规招商引资
混合所有制引进合作伙伴
阳城煤电东侧有一块占地面积80余亩的土地,原为临时矸石堆场,每年矸石转运、防尘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何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成为阳城煤电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难题。集团公司提出“一体两翼、双轮驱动+园区经济”的创新发展战略,阳城煤电按照集团部署,提出依托煤、电、汽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下游产业项目,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阳城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远景目标。
目标明确后,阳城煤电成立专班考察调研,迅速锁定建设加气混凝土板材生产线项目。加气混凝土板材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的绿色、装配式建材,与阳城煤电资源优势契合性高、经济效益好,项目建设条件得天独厚。
确定了建设项目,接下来面临谁来建设的问题。摆在面前的有叁个选择:一是阳城煤电自主建设,但面临着行业不熟悉、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销售渠道、建设运营成本较高等劣势;二是引进投资方全部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阳城煤电只提供土地租赁、供汽、供电等服务,这种方式投资风险较小,但同样收益也低,不符合公司壮大形成规模的发展趋势;第叁是引进投资方与阳城煤电共同合作建设。经过多次的探讨、风险收益分析及可行性专家评审,最终经集团公司决策确定采取国有及民营混合所有制的合作方式,实现了借助引进方的技术和销售渠道,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的目的,又提高了阳城煤电对项目的参与度,增加供汽、供电及项目收益,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重视速度和节点意识
快速推动项目建设投产
合资公司成立后,在集团公司指导下迅速召开了合资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签订了合资协议、公司章程,选举出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高管人员,成立项目工作专班。为实现项目早投产、早见效的目标,工作专班认真梳理项目建设的各项任务,抓好关键路线和关键工作,排定工程建设里程碑实施计划,工程设计、设备订购、厂房施工先后接茬实施。建设期间,项目专班与监理、施工、设备厂各方密切协调,坚持每日一次调度会议、每周一次总结计划会议和工程进度周报考核制度,克服了设计变更多、连续降雨天气、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等不利因素,快速推进了项目建设,实现了项目当年立项决策、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建成试生产的总体目标。
资源综合利用
促进循环经济低碳发展
阳城煤电加气混凝土板材生产线项目以阳城电厂的粉煤灰、汶上县白石园区石材加工产生的锯泥等工业废料为原材料,变废为宝,循环利用,项目设计年利用粉煤灰、锯泥15万余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万余吨。项目生产所需的蒸汽、电力、循环水均由阳城电厂提供,在降低板材项目自身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扩大了电厂的对外能源供应量,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显着的产物竞价优势。同时,项目产物可做建筑主体的内墙和外墙等墙体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保温隔声性好、耐火持久、施工快捷等特点,市场应用广泛,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绿色建材。
项目达产后还将每年增加营业收入1亿余元,进一步提升阳城煤电整体经营水平,并拉动后续项目的投资建设,为废物利用、节能减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挥积极示范引领作用。
装备自动化智能化
持续提升制造公司标准化水平
阳城煤电加气混凝土板材生产线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工艺装备,在配料浇筑、模箱转运、静停养护、砌块切割、编组入釜、蒸压蒸养、掰板分等、成品打包等各工序全部实现智能化运行,全生产过程投入自动化工况后可实现无人操作控制,单模产物的运转间隔可压缩到3-4分钟,单条生产线的连续生产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有了好的装备,更需要好的管理。阳城煤电坚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拼搏精神,苦练内功,主动加压,不断对标学习行业内优秀公司经验,加强合资公司规范管理和现场标准化提升工作,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规范的工序控制过程、完备的产物检测手段塑造一流的质量管理体系,争创加气混凝土板材行业的标杆,为阳城煤电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建设和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阳城煤电 徐永振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